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无题)


最近没去旅行,在家太闲,整理了书架,看到了以前得奖时的作品。手又开始痒了,想写点什么,然而写到一半又分心了。环境真的很重要啊!
可以自由地奋笔疾书是很开心的事,仿佛帮脑袋进行着大扫除。
幻想着将来的某一天,可以坐在日本街头的一角,打开笔记电脑(后来都嫌重不带出去),不受打扰地,在没人认识你的世界,让思绪奔腾跃然荧幕前,没有繁杂琐事,尽情地把脑海里的字句倾泻而出,没有束缚,没有期限,只为自己而写。
人生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但,这世界很奇怪,
独善其身,
仍然被卷进漩涡大浪中,
什么是义务,早已混淆。
这时候,就要拜神,
拜一个叫做“五月天”的神。

在这里待久了,文艺情怀会爆炸!

 




华文这条路,我们一起走

      如今翻阅华文报章,总离不开“中学生报考华文科人数逐年骤减”或是“华文太难,学生弃考”等字眼。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指出,2010年报考文的学生人数54947人,2011年为53799人,2012年53298人,2013年51685人,2014年50568人及2015年为45480人那么,2016年的报考人数又会不会速降至40000人或是更少?中学生报读报考华文日益减少的问题已是迫在眉梢,最近网络上也掀起了“抢救华文”运动,家长们,你们是否也参与其中了呢?

     眼看华文的没落,身为华人的我,感到痛彻心扉。以目前的趋势来看,华人自己选择放弃学习华文,反倒是我们的友族同胞,很积极地在学这一种对他们而言颇为艰深的语文,试问,这情景叫身为华裔的我们情何以堪?失去了这代表华裔的特征性语言,华社早已是覆巢之下无完卵”,还有什么资格谈华社发展?谈华教憧憬?1976年4月7日沈慕羽先生在教总第25届会员大会上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华教存,我人存;教亡,我人亦亡还有何利可图”。斗转星移,当年沈老为华教的鞠躬尽瘁,为华教努力争取的权益换来的却是如今这种局面,那我们岂不是成为了忘本负义的中华子女?

     放弃报考华文的原因林林总总,而影响最深的终究是学生学习的心态。仅是“难考”两个字,就让华裔子弟摒弃了承载着中华文化五千年精髓的语言,原来我们的中华子弟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被困难轻易打败的逃兵。我们都知道,学习华文这条路不易走,但是我坚信,无论环境多么地糟糕,只要凭着心中那份对华文的坚持与执着,我们还是能够把这条路走完。华小,是学生接触中文的开始,这个阶段,也是家长培养孩子对华文热诚的奠基石,相比起优越的成绩,家长更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中文的乐趣,唯有在家长的熏陶下,孩子才能够掌握学习华文的正确态度,因此家长的责任是很重大的。家长不应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一昧地要求孩子在考试中获取高分,那爱比较的心态对孩子来说太沉重了,无形间让他们在学华文的过程中产生了一股压力,使到他们抗拒华文,甚至升上中学后,也因害怕而选择放弃华文。其实,有些时候他们并不是真的不喜欢华文,他们一样爱上华文课,一样爱听古代的典故,他们只是担心自己考不好,满足不了对父母的期望。

     上了中学,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要报考华文,除非对华文抱着浓厚的热忱,不然大部分的华裔子弟都会认为“多一科不如少一科”,反正都可以选择,何必自己拿苦来受?再加上现今的家长都不太重视孩子的华文教育,就任由孩子选择或盲目地听从孩子单方面的说辞,最后也就依照孩子的意愿让他们放弃华文。身为华裔家长,其实应该更了解华文对于我们华裔的重要性,所以更有责任去鼓励孩子选修并报考华文,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其实,没有什么科目是不难的,然而报考华文,就像是我们华人自出生以来就该履行的职责,没有任何的理由也没有任何的原因让我们放弃它。现在教育局规定学校至少要十五人以上才能办中学的华文班,因此,我们需要家长的共同合作,积极响应报考华文运动,只有在家长的全力配合之下,华文才能继续生存。

     我本身也是毕业于中文系,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我都未曾想过要放弃华文的一丝念头。我常和朋友說“我的人生不能沒有华文。”中学时期,我们学华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校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华文师资,必须聘请外来的老师来教导。众所周知,中文不列在正课,所以我们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在放学后就一支箭地冲着回家,我们还得留在学校上华文课,那个时候,很多课室都上锁了,我们只好一层一层找,直到找到没有上锁的课室才能进班上课,有时候无计可施之下,我们就干脆在食堂上课。很多家长就因为觉得孩子学华文很辛苦,舍不得孩子受苦而让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这也证明了他们无法对华文产生共鸣,少了那份归属感,学华文的热诚减退了,自然而然也就对华文缺乏兴趣。

     也许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华文,只要会说就足够了”,何必去学什么名句精华、什么诗人作品等,这些对社会一点用处也没有。无可否认,对于那些将来不是要成为中文系教授或是老师的人而言,这也许在工作上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却对我们的人格、生活精神还有品德教养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间接成为了华裔子弟将来立足于世俗社会上源源不绝的动力。故此,华文教育应该受到家长的重视,华文教育的发展需要获得家长相应的支持。如果家长自己先放弃,那么孩子又怎么能坚持完成这项使命呢?再说,中学生的思想刚步入青春活跃期,不算称得上思维成熟,这时候,家长是有必要适当的引导孩子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后来上了中六,学校依然没有开办中文课。不过我们很幸运,刚好有位退休的资深华文老师,为了让我们这些华裔子弟有机会学习中文,毅然在学校租了一间空课室,收留了我们这些热爱中文的莘莘学子。有些住在偏远地区的学生还特地搭了几个小时的巴士前来,上完课后又再搭几个小时的巴士回去,只为了这一个星期仅有一堂且落在周日的中文课。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何必为了一堂中文课跋山涉水而牺牲了美好的周日,但是正因为有这个中文班,我们才感受到周日的美好,直到后来上了大学,依然坚持选修华文。可是,眼见现在的这些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放弃华文,无不替华文的未来感到担忧,将来还会有足够的华文老师吗?华小还会存在吗?华人是不是都不说中文了?

     可惜,现在并不是每个家长都鼓励孩子报考中文,因为担心华文考不好会影响整体成绩,到时申请不了奖学金,华文于是成为了受千夫指的“害群之马”。我也有见识过有些学生的华文成绩甚至比其他科还要好的。要知道,如果你的文凭上多了一科中文,就能提高将来在社会上应征工作的竞争能力。现在,雇主都会在征聘员工的资格上附加一条“以懂得中文为佳”作为条件。由此可见,中文不是我们的绊脚石,反之,它是助我们一臂之力里的垫脚石。家长们不应该杀鸡取卵,不要只着重于考试分数,我们都知道,分数并不能保证未来,所以,报读报考中文,只对孩子们百利而无一害。学中文,如果只是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就大错特错了,报考报读华文本就是我们华人应尽的责任,我们就是士兵,而华文就是国家遗产,如果敌人来犯,我们会拼劲全力地保护它。但是,这几年来,士兵的士气已经渐渐减弱,他们觉得太辛苦了,都决定放弃,不再苦苦地守候我们的遗产。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各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中文热潮,人人都在学中文。如今走在街上,不是只有华人会中文,有些友族同胞或许还说得比华裔更加流利。当你面对一个能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甚至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比身为华人的你还要更深的异族同胞时,你有何感想?装作不在乎还是心里也会有那么少少的惭愧?华裔生报读报考中文是天经地义的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难道还要为了华文拿不拿A来决定是否报考华文吗?方块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外国人都可以学了,难道自己的孩子连最熟悉的母语也学不好,也要放弃吗?更让人惊讶的是,有些学生有意想要报考中文,但是却遭到家长本身的反对,甚至严重到要以威胁手段来逼使强迫学生选修中文的校方。我想告诉这些家长们,报考华文是我们身为华族的责任,这是一种维护华教的使命。除非我们认为还有另一种语言可以代替我们的中文,可以代替这历史悠久的意音语言,那我无话可说。

     现在的学生,不明白华文的重要性,不懂得欣赏中华文化蕴含的博大精深,他们没有读过西游记,不知道中秋节端午节的典故,就连大名鼎鼎的孔子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家长若没有适时的灌输孩子这些中华文化,那他们又怎会去欣赏中文的美好?华人学习华文并不只是单单学习一种语言,华文,我们都会说,但我们要真正学习的是隐藏在中文里的文化和精神。我们所背诵的名句精华,教导我们处事之道;我们所学的修辞让我们能把文章写好;《中国二十四孝故事》让孩子懂得父母恩,重于山;《三字经》教化人心;赏析文学作品让我们体会诗人作者的精神,朱自清的《背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罗贯中的《水浒传》等,一部又一部的文学经典,试问下,您家的孩子都懂了吗?都读过了吗?基于家长没有让孩子去接触,以致华文对他们来说没有归属感,他们宁愿学日文韩文,也不愿意学自己的母语。孩子们学日文因为喜欢日本文化,学韩文因为喜欢韩国偶像,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却对自己的中华文化毫无兴趣,是不是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接触?

    我们的汉语汉字保存了华人浩瀚的中华文明。至今,汉字依然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那么多的原生古文字,却只有汉字得以流传至今,这足以证明了我们的文化由始至今都一脉相连没有断过。我们应该为我们身为中华子女而有机会学习华文的优势感到光荣,并且好好珍惜,家长们,请你们抛开坚持拿A的执着,挣脱对A的束缚,读书学习应该是件快乐的事。一个学生即使成绩优秀,但文凭上少了华文这一科,还是不能称得上完美。相反,那些成绩说不上优秀的学生,却因为坚持拿中文,发挥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反而获得了别人的赞赏与钦佩,这才是属于我们华人真正的荣耀,比起那些考全A的学生,更加地有意义,父母依然能够为这样的孩子感到光荣和骄傲。
  
    如今,华文要生存的确不易。华文在前进的道路上面对着满满的困难险阻,也许再多个十几年,华文就要在马来西亚黯然消失又或是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语言。华裔和华文是息息相关、唇齿相依,华文更是华社的根基,放弃华文就意味着放弃华教未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报读报考中文,中文传承的是我们华族的精神,让我们尽一份身为华裔子弟的职责,捍卫我们的母语,让它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让我们的炎黄子孙能感受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化。

     家长们,请关心我们的华文教育,也请帮帮忙,救救我们的华文吧!